找到相关内容1748篇,用时3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大乘非佛说辨

    辨中边》说。此中所云殊胜殊胜者谓所知依殊胜,所知相殊胜,入所知相殊胜,彼人因果殊胜等,《摄大乘》说。  喻云《增一》等者,《增一》等四阿笈摩,其中所说三科四谛缘起等事,及三法印等,为一切智智内证...二千四百八十八年前释迦牟尼于印度境成正等觉说法度人故,已实信世有佛者,则汝所云佛者为一切智智者不?为真实现观圆证真如法性世出世间究竟不?如云我不信受佛为一切智智、亦不信受佛为实证世出世间究竟理者,则汝所云佛应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31764161.html
  • 大乘起信论料简

    听闻正法,作意,发无上愿,修菩提分等  行故,有漏无间,无漏种得生,增上引发,成无上觉,断生  死苦,证涅槃乐,利乐有情,穷未来际,故名还灭。此之二  种,异类法为缘故,异类果得生,非作因缘而生彼果...无我无性之  101页  性,是为诸法实性,即此离我离性之相,是为诸法实相,即  此无我无性之,为诸法真理。此性此相此理,于恒恒时,  遍一切法真实不虚,故称圆成实。真实不虚故,不动,  故复名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32364165.html
  • 大方等如来藏经探源

    亦曰大方广,为大乘经之通称。于十二部经中,方等为大乘。此经为方等中最上,故曰大方等。   正曰方,平等曰等。平等者,义,无碍义,无差别义,法界义。教出第一义曰方,教出世俗义曰等。   【如来藏】...,是约自性佛性而言。谓一切众生,皆被境所摄。境又曰理者,诸法不二义,一真法界义。一切众生,皆悉无二,皆入一真法界。此即所谓如来藏众生者是。若能如此悟者,即入无生法忍。   隐覆义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55664308.html
  • 佛典中的杰出女中丈夫——以根本说一切有部毗那耶广律为主

    依循著世尊忻说教法   “由依戒故,由住戒故,修   习于我,若定、若慧,   相应。” (大正廿四·二七   八中)   正勤策励,勇猛精进,证得...事缘如何?吾人不得而知。而《中阿含》 《法乐比丘尼经》 (大正一·七入入上—七九O中)亦有记载著一位善于论议的法乐比丘尼(Dhammadinna) ,对照梵文,可知此位长于...

    悟殷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73464386.html
  • 佛法真义

    圆成实者,圆谓圆满,遍一切法;成谓成就,常无增减;实谓真实,非虚妄;即一切法实性真如,真如其性故。此复云何?谓依他起,幻缘生;遍计所执,实我实法皆不相应,是故非有;即此非有,其性实有,我法二性,常无...解甚深义密意菩萨谓请问菩萨言:善男子,彼诸圣者,于此事中以圣智圣见,离名言故,现正等觉;即于如是离言法性,为欲令他现等觉故,假立名相,谓之有为,谓之无为。”由是可知诸所言说,但为方便,都非究竟。彼志所期,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74464394.html
  • 存在与无明——佛教无明观的现代诠释

    非常精细的分析和说明:“于宿生中诸烦恼位至今果熟总谓无明,彼与无明俱时行故,由无明力彼现行故。”“非作意为无明因,无明复生非作意。”“非作意”与“作意”相反,是与存在的实相相反的认识活动。...不能按“无知”一词的字面意义解释为“没有知识”。事实上,并非人对一切皆无知,最愚痴的人也对现象界的事物有许多知识。我们确实缺少很多方面的专门知识,我就不懂数论,也不懂相对论的那些复杂运算,但这显然不是...

    李广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84064438.html
  • 王恩洋:佛教概观

    佛教在本体论上是唯心论者,但在认识论上却是极端的客观主义者,而痛斥主观主义,以为一切迷妄,一切罪恶,都是主观主义造成的。因此在瑜伽宗主张心境相应,如其所量,不增不减地观察事物,观察真理,....事业,责任愈重,困难愈多,必有明睿的智慧,严密的思维,郑重周详,耐心刻苦的计虑,将极难极巨的问题,都予以恰当正确,量的解决,因而指导群众,步人坦途,群疑尽释,光明顿开,这叫谛察法忍。谛,谓郑重周详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91364456.html
  • 佛说般舟三昧经略释(1)

    、不如,反正你一起用就是脏的燃料,所以,通通作用不能起。但有些人就跟人说,你要念空啊!我也空、法也空,因为你听了佛法才知道什么是空吗!哦!我打坐时五蕴要空,这个自然的时间、空间是空的,什么空呢...,我一定好好的回答你。”(佛有时是置答,对外教没诚意,怕跟他好好讲,也许对他下好,就不回答了。但这是贤护菩萨问,他当然高兴,他也知道应跟他好好的详细说明。)。  刮陀和问佛言:菩萨当行何等法得智慧,...

    洪文亮医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21164621.html
  • 王恩洋:佛学通论(1)

    想像解了之正确与否,行为动作之量与否,对境界之企图,对自身之欲望,便会有成功与失败的不同结果。由于结果之不同,更起不同的境界和不同的感觉感受。成功者境界转好,感受快乐和幸福。失败者境界转坏,感受...的,而是变易无常的了。   第二节、物质与精神都是一系列的行动   或谓人类的精神,感觉、知觉、想像、思维、情感、情绪、意志、行为,说为“行”尤可;若一切物质世界可见可闻、可触可爱、动物植物、高山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2364811.html
  • 王恩洋:佛学通论(2)

    既得,于疑得解,于理既通,涣然冰释,绎然理顺,故令身心安住。此即精神劳动之代价与收获也。粗转细转,是二差别。此二善染不定,思维,求证谛理即善。非思维,求非正道,即不善。亦有游思玄想,非善非不善者。...映夺余势的情况。耽嗜五欲者,曾不想及当来之安危。虽知其危亦无奋起之行。想涉冥冥者,现境当前而不觉,寒热触身而无受,更无事于行动造作了。而一志工作努力不懈者,亦目无余视,耳无旁听,意无他想,饥寒劳倦之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2464812.html